作者:周亮 黄冰玉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热情有所降温。
近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较去年同期下跌6.9%至297亿港元。就二季度来看,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为141亿港元,同比减少36.77%。
去年,香港保险曾一度成为“香饽饽”,超越点心、手信成为新晋“土特产”。为何今年数据有所回落?未来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热情是会继续高涨抑或回归理性?赴香港投保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上半年新增保费出现下滑
“资产全球配置”“预期收益6%-7%”……走进香港,随处可见类似的保险广告。近年来,香港保险以其配置灵活、高收益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内地居民赴港投保。
香港西九龙高铁站附近香港保险机构网点,周亮 摄
香港保险市场是世界较为发达成熟的保险市场。
根据sigma数据,2023年香港保险密度为8769美元/人,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而同期我国内地的保险密度仅为508美元/人。而2023年正是内地赴港投保热情爆发的井喷之年,该年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增保单保费约590亿港元,而2022年,这一数字仅为21亿港元。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赴港投保热度正在降温。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较去年同期下跌6.9%至297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增保费份额由31%降低至25.7%。
从季度数据来看,二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为141亿港元,同比减少36.77%,而今年一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同比上升62.6%。
从投保数据来看,终身寿险(包括主流储蓄分红险)是内地访客最喜欢购买的产品,今年上半年保单数占内地总保单的59.09%,保费数占内地总保费的79.75%。此外,重疾及储蓄寿险也受到青睐。
热情短时间内仍会持续
对于今年上半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新增保费规模有所回落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一方面这是被抑制的需求释放后回归常态的表现。去年香港和内地才开始全面通关,被抑制的业务全面释放,使得去年内地赴港投保业务剧增。但这种增长不可持续,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今年恢复常态,从而造成业务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增多,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乱象。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险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于香港保险非持牌人员销售、违法返佣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在杨泽云看来,监管收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香港保险的销售动机。而保险很大程度上是销售推动型的经济活动,进而影响了保险销售的业务。
“其实,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超过60%的增长。而今年4月,香港保监局先是与廉政公署联合行动打击无牌销售保单,接着发布内地旅客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注意事项。严监管后,第二季度就呈现较大下滑。”杨泽云表示。
此外,内地赴港投保的保险投资属性较强,投保者的收入及其预期也会极大地影响其投保决策。
不过,虽然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需求逐渐回归常态化,但杨泽云认为这股热情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持续。
首先,从整体趋势来看,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截至2023年底,内地客户为香港保险带来新增业务保费累计3775亿港元,虽然部分年份受到政策或疫情的影响而下降,但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其次,香港保险区别于内地保险的一些优势仍具有吸引力,且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至于未来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香港保险的热潮是否能够持续,杨泽云表示,一方面受到内地和香港地区监管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内地保险发展及两地金融开放合作的影响,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等。
警惕赴港投保多重风险
与内地的储蓄类保险产品相比,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主要在于长期预期收益率高、多币种转换及灵活支取现金,此外还有相对丰富的保单功能,如无限次转换投保对象,信托功能实现家族财富传承。
一名友邦保险经纪人表示,目前内地投资者最青睐的是该机构美元储蓄类产品,这是一款偏向中长期投资,面向高净值人群的产品,即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以其中一款产品为例,前五年每年存入10万美元,自投保第六年起可提取,若不做提取,20年预期收益率可达10%以上,但若10年内退保,收益率则较低,只有2.5%左右。
然而,预期收益率看似诱人,却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跟风”。一位购买了友邦保险储蓄分红险的投资者透露,保险经理说预期收益5%-7%,其实存在很多前置和限制条件。比如,可能要持有长达几十年才有可能达到所谓6%-7%的预期收益。其次,储蓄保单的分红由两部分收益构成,即保证和非保证。保证收益利率很低,通常利率只有1%出头,而非保证收益,即分红收益,作为主要收益来源,则需要看投资收益而定,此外还有汇率波动的影响。
香港保监局此前也提示,市场在推销分红保单时,往往以预期回报较高的非保证部分作为卖点。但投保人必须明白,分红保单的非保证红利占比越高,潜在回报可能较高,但是投保人可获得回报的波动也越大,投资方向相对较高。此外分红保单是一种人寿保险,并非单纯的投资品,投保人不应该只看保单的预期现金价值,应该考虑产品的保障成分,评估其提供的身故赔偿额是否切合个人预期。
记者查阅香港头部保险公司官网披露的分红实现率发现,大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在80%-120%之间。
周亮 摄
专家提醒投保者,要了解和认识到香港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如汇率风险、收益风险等。
今年以来,香港保监局已对保险销售违规现象持续“重拳出击”。
4月,香港保监局与香港廉政公署采取首次联合行动打击无牌销售,并在5月发布通函向业界重申“零容忍”的讯息,以及敦促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加强对转介业务的管控。同时发出宣传刊物,提醒内地客户在香港购买保险要注意的七大要点:亲身赴港购买香港保险;不要与无牌人士接洽;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切勿与中介人协议回佣;了解产品的特点及风险;留意索赔事宜;认识香港保险业的规管。
6月,香港保险监管机构高管专门发文《切勿坠入无牌保险销售陷阱》,特别提醒内地访客勿与无牌人士接洽保险事宜。8月,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再发公告,提醒公众注意裁判法院最近颁布的一宗定罪判决,涉及一名前持牌保险代理因不当处理或挪用保费,被判入狱三个月零两星期,同时须作出相当于被挪用保费款项的赔偿。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提醒保单持有人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官方渠道缴付保费。
此外,相对于内地保险产品,也需要注意到香港保险产品的不足之处。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需要到香港投保,出现理赔纠纷,需要遵循香港法律。因此,香港保单发生纠纷需要到香港当地进行维权,而香港的法律诉讼费用及维权成本高于内地。”杨泽云表示。
此外,资金进出问题也需重视。杨泽云称,目前内地对于外汇管制较为严格,去香港购买香港保险,需要购汇出境,未来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还涉及外汇换人民币入境。在当前我国外汇管制较严格的环境下,需要注意资金进出的合规性,避免出现风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外汇汇率风险。
“香港保险也是保险,而非投资。所以买香港保险的最终仍然得防范风险、应对风险,而非以获得较高收益为目的。”杨泽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