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0款寿险产品即将下架,这轮预定利率转换为何难掀抢购潮?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停售之风再一次吹遍寿险业,在某头部经代渠道上,超过200款产品宣布即将下架。

  本次下架潮来自于8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对应预定利率执行,超过上限的产品停止销售。

  不过,这一次的利率转换似乎难以复制去年盛况。在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当下,储蓄险一跌再跌的利率吸引力几何?

  停售难掀抢购热

  界面新闻了解到,近期,人保寿险、太保寿险、阳光人寿等头部险企均已发布通知,明确部分终身寿险和重疾险均将在8月底停售;万能险、分红险则将在9月底停售。

  亦有公司选择突击下架产品,被业内称为“猝死型停售”。

  例如,长城人寿在8月5日上午宣布,将于当日17:00停售《长城山海关龙腾版终身寿险》、《长城山海关永乐版终身寿险(2024) 》等4款产品;中邮人寿在8月8日上午宣布,将于当日22:00停售《中邮悦享传家终身寿险》,且该产品的下架没有支付扣款的缓冲期。

  按照以往经验,每逢新旧产品交替,便会引发一波“炒停”销售热潮。在销售人员的朋友圈中,“且买且珍惜”、“抓紧末班车”等话语又一次占据主流。有保险代理人向界面新闻坦言,今年业绩难做,希望能抓住这一波产品换挡的机会复制去年的业绩增长,让今年日子好过一些。

  不过从界面新闻的采访中发现,本轮利率转换引发的销售热和去年难以相提并论。

  2023年,寿险预定利率从3.5%下调至3%的消息自3月传出后,引发寿险抢购热潮,大量险企在7月底之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销售人员也迎来大丰收。

  但时隔一年,产品利率再次下调,不少消费者已感到麻木,“这些产品标榜3%的复利增长,但我算来算去其实20年时收益都不到3%,我觉得没必要盲目‘上车’。”消费者李小姐表示。

  “这波我主要是老客户加单,去年尝试买了一部分储蓄险觉得还不错,今年把一些闲置资金挪进保险,趁着3%的最后几天再加单。”有保险销售表示。

  另外,“报行合一”以及严格地限制“炒停”要求也抑制了今年的炒停热。受“报行合一”影响,银行、经代渠道多数产品佣金出现了30%的下滑,不少销售人员脱落。而销售人员,正是卖保险的最大“抓手”。

  在《通知》下发的同时,一同下发的还有《关于平稳有序做好人身保险产品切换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公司要组建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牵头的工作专班,要加强业务监测,加强与合作渠道的沟通,切实压缩切换周期,共同做好消费者沟通和服务工作。

  储蓄险产品还香吗?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在居民稳健理财需求日益旺盛但保本收益型产品却相对稀缺的背景下,储蓄型险种仍具有收益率优势和较低的购买门槛,分红产品更具有进一步向上的收益弹性,产品力依然突出。

  “《通知》明确对于预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险产品精算规定计算现金价值,同时根据各公司的投资能力、经营水平等,差异化设定演示利率,以合理引导客户预期,‘低保底+高浮动’的分红险或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行业重点发力的产品方向。”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表示。

  头部经纪渠道产品负责人表示,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会导致传统寿险产品的中短期收益吸引力会下降,进一步推动新型寿险产品比如分红保险的发展。

  “保险公司通过‘保证收益+X’的分红险产品设计提供客户超出预定利率外的收益,分红险是低利率下保险公司与客户双赢的产品设计机制,一流的分红险35%-40%的分红实现率即已经超过传统险顶格收益,低利率时代下分红险优势显著。”他表示。

  “3%预定的利率的产品会停售,但是储蓄险不会。”明亚保险经纪销售经理郑琳认为,尽管现在寿险利率下行,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储蓄险的优势依然很明显,客户对于安全稳健资产的需求不会变,用保障类保险来解决生命中可能发生的人身风险的需求也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