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9家保险科技类公司公布了境外上市计划,创下历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具体来看,这9家公司分别为:小雨伞母公司手回科技、圆心科技、有家保险、恒光保险代理、致保科技、元保科技、益盛鑫科技、i云保,以及海尔集团旗下的众淼科技。虽然这些公司对于境外资本市场热情不减,但却不得不面临估值低、募资困难的尴尬境地。
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在这9家公司中,目前仅致保科技、有家保险两家完成上市,且均在上市首日破发。截至7月30日,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1.98亿美元、1.18亿美元,属于“迷你型”上市公司。而手回科技分别在2023年、2024年两次冲击上市但至今尚未成功,另一家圆心科技已经5次冲击上市,至今也未能完成。
一位保险科技公司高管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保险科技公司纷纷选择上市,主要是背后的投资机构寻求退出,多家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佳,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业务增长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等方面的担忧。
在保险科技的具体业务方向上,上述9家保险科技公司的展业模式也不尽相同。
恒光保险、致保科技、益盛鑫科技、众淼科技主要服务于车险等财产险业务。
有家保险则专注于车险领域的数字推广服务,依赖于抖音、快手等第三方平台等营销场景。恒光保险收入主要来自于大型车险合作伙伴支付的佣金和费用。致保科技则是通过2B2C模式经营场景嵌入式保险,服务于旅行等场景的B端企业客户。益盛鑫科技专门从事车险售后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众淼科技前身为海尔保险代理,主要分销财产保险产品、意外保险产品及汽车保险产品,获取佣金收入,业务发展较为依赖海尔集团极其关联公司。
在人身险赛道方面,手回科技主要通过旗下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三大线上平台提供长期人身险产品,收入九成以上来自于保险交易服务佣金;元保科技通过定向广告投放、信息流曝光、搜索推荐等算法筛选、吸引潜在客户,代销保险产品,并从保费中抽取佣金作为公司的收入。
圆心科技仅有小部分收入来自保险,但却极其依赖院外患者服务业务,从2020年至2023年前8个月,已经亏损近25亿元,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i云保则是一家赋能保险从业者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为保险从业人员、保险机构提供互联网推广工具。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多家保险公司收入主要以佣金为主,且依赖第三方流量平台的合作。以元保科技为例,旗下产品以大量“0元保”、“1元保”为营销噱头,这类“魔方业务”以低价的互联网引流方式来推广产品和服务,不断将保险产品植入到诸多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上,易引发投保纠纷。
“随着我国在财险、人身险等领域逐步推广‘报行合一’,要求保险公司在向监管部门报备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费用标准与实际执行的费用标准保持一致。作为保险销售‘中间商’的保险代理公司,也成为被降本的主要对象之一, 未来,保险中介公司或仍面临着不小的收入增长压力。”上述保险科技公司高管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